合法股票配资平台 【财经分析】上半年城投债发行额同比下降8.23% 择券同时仍需警惕尾部风险

  二季度以来合法股票配资平台,城投债净融资额大幅转负,引发业界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在存量余额压降,且6月理财季末回表不及预期,需求端力量较强,信用债供需矛盾延续的环境中,城投债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下探,各机构仍可参与布局。

  一级供给持续压缩

  可以看到,在地方化债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发行城投债4603只,涉及总额32747.93亿元,同比下降8.23%;净融资规模仅为809.0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91.86%,供给偏紧趋势不改。

  再就季度发行情况来看,2024年二季度城投债的发行规模从一季度的18030.16亿元下降至14717.77亿元,净融资额亦由一季度的1290.70亿元大幅转负,二季度净流出481.64亿元。

  “一方面,是城投债新增仍受限,供给难以明显起量。另一方面,是跨季后理财规模增长,供需矛盾或难见缓和。”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看来,“尽管目前城投债的票息已经极致压缩,但普通信用债作为填仓位品种,该配还是要配,各机构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适度的信用下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AAA等级城投债及产业类地方国企信用债的发行期限显著拉长,发行成本不断压降,认购倍数居高不下,这也反映出了当下债券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现状,在“资产荒”加剧的环境中,优质筹资主体的债券大概率将受到更多的市场青睐。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走低,尤其二季度以来,各等级、各期限城投债的收益率呈显著下行趋势。以五年期中债资信城投债到期收益率为例,AAA、AA+和AA等级的五年期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下降了68.5BP、74.5BP和77.9BP。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以来,城投债的发行成本显著下行,并已从1月的(平均成本)3.17%回落到了6月的2.52%,且2024年发行成本较高和较低区域之间的差异仅为115BP,对比2023年7月管理层提出化债方案到2023年末,彼时城投债发行成本较高和较低区域之间的差异为284BP,差距之大可窥一斑。

  潜藏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城投债于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但对于低评级、弱资质区域内的城投平台各券,投资者仍不可放松警惕。”一位机构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毕竟,纵览今年以来城投主体的评级情况,AA和AA+级别城投企业的净融资缩量最为明显。具体来看,AAA等级城投债的发行量同比及环比变化不大,净融资额从2023年下半年的1754.48亿元略增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2020.07亿元。与之相比,AA+和AA等级城投企业的债券发行情况变化较大,发行总额分别同比下降了8.70%和24.34%;净融资方面,AA+和AA等级城投企业上半年的净融资额分别为732.22亿元和-1750.29亿元。其中,AA等级城投债自去年下半年净融资落入负值区间以来,净融资缺口持续扩大,成为了各级别主体净融资额表现最弱的类别,这也意味着,弱资质城投企业的融资和偿债压力改善有限。”

  “债务再融资对于城投公司实践债务‘可持续性路线图’至关重要。” 穆迪评级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指出,“眼下,城投公司在向独立盈亏平衡业务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考虑到各地区之间信用和财政状况分化较大,这也将使得城投公司实现债务可持续性的进程出现差异。”

  “在防风险与稳增长的总基调下,当前政策聚焦城投企业化债与转型,以‘控增化存’为主线推进‘一揽子化债’,并加快压降城投平台数量、开展产业化转型。目前来看,‘一揽子化债’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化债过程中,城投企业基本面的改善存在分化情况。”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指出,“不可否认,在传统业务出现瓶颈、新兴业务仍有挑战的背景下,城投转型发展仍面临一定压力。当前,尤需关注转型过程中的政企关系重塑、存量债务化解、新旧业务衔接等风险。”

  记者注意到,在土地出让低迷、地方财政承压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城投企业频繁参与地方政府“保交楼”、房地产纾困、二手房“统购”和“以旧换新”等地产调控,尽管这对于稳定地产、支撑地方财政收入与化债等具有重要意义,可在此过程中,城投企业的存货规模被明显推升。

  根据券商测算,2020年至2023年间,城投企业托底拿地推升的存货规模大幅增长约7万亿元,由此形成的土地、房产等资产面临流动性不强、收入不确定性较大等风险,资产回报率未必能够覆盖城投企业资金成本,这或进一步加剧企业的流动性压力。

  择券仍需精挑细选

  总而言之,城投企业的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信用风险仍将持续释放。

  “‘一揽子化债’实施以来,城投企业非标违约风险仍在释放,这或与非标偿债顺序靠后,化债资源首先向公开债券、贷款倾斜有关。据我们测算,2024年1月至5月,国内共发生了22起非标违约事件,多于去年同期的17起,集中在山东、河南、贵州、云南等区域,涉及的19家城投企业均为市县级城投。”袁海霞表示,“另据中诚信国际测算,2023年城投债务付息支出占广义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15%,2024年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城投有息债务等在内的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规模或超10万亿元,压力不言而喻。”

  “个人建议,后续各机构在布局城投板块的同时,仍需谨慎规避尾部弱资质主体。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各地城投企业转型过程中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前述交易员坦言,“毕竟,对于大部分城投主体来说,新基建等转型业务虽有较大增长空间,但培育周期较长,期间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因此各机构在择券布局时应审慎甄选,规避那些因盲目转型而陷入业务停滞、融资渠道收窄的城投主体。”

  “我们认为,在总体风险可控、需求端力量较强、收益率持续走低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合法股票配资平台,目前票息相对较高且久期可控的中长端城投债仍是相对更具吸引力的资产,建议各机构择优劣汰,把握布局时机。”谭逸鸣说。